本篇文章1284字,讀完約3分鐘
最近發表了年度《中國好書》,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主角》(陳彥著)、《大國重器》(徐劍著)獲得了文學藝術類好書獎,《小翼》(周曉楓著)獲得了少子類好書獎。 一家出版社有三部作品上榜,確實很少見。
把文學作為自己快速發展的基石
作家出版社是具有6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大型文學出版社,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1953年建社以來,廣泛團結中外作家,薈萃現代文學佳作,扶植文壇新人,促進國內外文學交流,出版了大量優秀的文學圖書。 今天活躍在中國文壇的著名作家可以說最初的作品和代表作大部分由作家社出版。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官處書記、中國作家出版組管理委員會主任吳義勤曾經兼任過作家出版社的社長。 他認為文學一直是出版的重要行業。 因為文學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伴隨著文學,現代人不會在現實中迷失自己。 對出版社來說,在這個信息轟炸的時代,面臨著很多挑戰。 如何使書更好地迷戀大眾? 讓更多的網民在文學中吸取養料嗎? 出版社應該遵守的是自己的社會責任,生產越來越多的人心、社會價值觀建設、對人的精神生活有正面影響、有正面能量的書。
打造古典,打造文學出版企業品牌
一家文學出版社為了謀求快速發展,應該出版越來越多的傳世作品,著眼于現在,為現代文學出版服務,為今后長期文學的快速發展服務。
年,除了入選《年度中國好書》的三本書外,作家出版社還出版了許多古典文學作品,如張平的《再生》、賈平凹的《山本》、肖農的《穹廬》、馀秋雨的《古典今譯》、劉醒龍的《上長江》、降邊嘉措的《英雄薩爾格》等。
出版社作為文化產業的先導,不僅要遵守出版信念,還要追求制作精品的出版。 要牢固塑造文學出版企業的品牌,必須用古典作品“鑄造”。 作家出版社自建設公司出版全國第一部標點校注版《三國演義》以來,向社會奉獻了許多優秀作家的古典作品。 80年代的《文學新星叢書》、《現代小說文庫》至今影響力仍很深。 劉震云的“塔屋”、池莉的“煩惱人生”、格非的“迷舟”、莫言的“透明蘿卜”、阿城的“棋王”、殘雪的“在天堂的對話”、張平的“妻子節”等。
立足本土,進軍世界,作家出版社已成為中國出版業著名企業品牌,關注國內外,余華的“活著”年獲得“中國版權金獎”,劉慶的《唇典》獲得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小說獎第一獎,張的
以“作家精品、服務人民”為新時期出版理念
近年來,作家出版社不斷激活自己的資源特征,致力于高質量的文學,關注當前現實主義的創作,給文學經典帶來新的活力,力求從文學性、時代性、思想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所有出版作品。
作家出版社的路英雄社長說,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家出版社應該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發,新的歷史坐標,傳播中國文化自信的聲音,“成為作家精品、服務人民、新時代作家出版社的出版理念”。
2019年,作家出版社介紹說越來越多的符合現在人民的閱讀訴求、符合時代命運的文學作品登場。 例如,主題出版:《新中國70年文學叢書》名家新作:周梅森《人民財產》、楊少衡《新世界》、關仁山《農村青年李繼承的城市生活》《賈平凹文集》、《馀秋雨文集》、《謚容文集》、《曹文軒兒童文學系列》、《楊紅櫻系列
標題:“作家出版社三部作品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
地址:http://www.okradiatorandair.com/lyjy/21425.html